[导语]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中美贸易争端经过几轮磋商之后,于6月15日再度加剧。由于美国再次公布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不得不做出强势回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方公布的加征关税的产品名单中,税则号为27112100的气态天然气也在其中。
·中美双方气态天然气贸易量有限。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进口天然气主要分为气态及液态两种。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达到957.92亿立方米,其中气态天然气424.22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533.70亿立方米(换算方式不同结论略有不同)。
然而中国的气态天然气主要是通过修建天然气长输管道从毗邻国家实现进口,目前主要的进口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缅甸。未来随着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的建成投产,还将实现从俄罗斯进口气态天然气。除此之外,仅从美国以非管道的方式进口了约11立方米气态天然气。
图1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阶段中国是没有从美国大量进口气态天然气的。考虑到两国的地理位置,未来也是不太可能实现大量的气态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的。
·针对气态天然气加税警告意味更重。
那么本次中国公布的加征关税的产品名单中,为何会加入这样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的产品呢?我们认为,其中警告的意味更强。
中美之间的天然气贸易目前主要集中在液化天然气环节。2017年中国进口的533.7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中,从美国进口的比例达到3.99%,约为21.32亿立方米。虽然目前美国还算不上中国主要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但其增势较为迅猛,2017年中国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速达到670.32%,远超其他国家。
图2
中美液化天然气贸易活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页岩气商业性开发成功以后,美国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大量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等待投产,需要寻找潜在的卖家。
2.中国在2017年已经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考虑到国内“煤改气”政策的继续发酵,以及中国目前的一次能源储量格局,天然气的潜在需求巨大。
双方在天然气供需方面的契合使得中美液化天然气贸易活动迅速展开。事实上在特朗普总统首次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就已经在天然气贸易方面达成了约540亿美元的协议。国内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燃气等企业纷纷与美国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切尼尔、德尔芬等天然气企业签订了合同或框架协议。
美方在贸易争端中的主要诉求是减少中方对美的贸易顺差,这一数字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大体在2700-3700亿美元左右。无论产生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在哪,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起码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友好协商才是最佳解决手段,一意孤行只会走的更远。
双方缓和贸易争端的最终办法应当是友好协商,单方面的制裁只会让形势越发恶劣。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事实上,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也并不是最优选择。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平均价格为421美元/吨左右,在所有进口国中排名中游。排名靠前的进口国例如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比美国价格低不少。例如2017年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达到242.04亿立方米,进口价格为357美元/吨左右,高下立见。
美国目前已经投产的LNG出口终端主要位于墨西哥湾附近,从运输距离来看几乎是目前中国所有LNG进口来源国中最远的。运输距离的劣势使得无论美国天然气价格多么稳定,最终的到岸成本都不会太低。且运输时间的拉长会导致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美目前的天然气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液化天然气领域,增加液化天然气贸易活动是解决双方争端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次我国公布的加税名单仅是象征性的涉及了气态天然气,但如果美方一意孤行,最终对双方在天然气贸易活动中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大。